对于许多运动员来说,36岁通常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尾声,很多人会选择享受球场上的时光,逐渐淡出。然而,在拉塞尔·威斯布鲁克的字典里,“享受”并不是他的选择。虽然他的运动能力已不如巅峰时期,也经历了转战多队的曲折过程,但威少始终保持着对篮球的热情。他面临球迷的质疑和家庭的困难,却依然坚信自己能够为球队做出贡献。如今,36岁的威少在掘金焕发新生,成功开启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段辉煌。
回顾威少的职业生涯,他的荣誉不计其数:MVP、得分王、助攻王,乃至NBA历史三双王。他在雷霆时期更是连续三个赛季场均达成三双,展现出卓越的拼搏精神和领导能力,使得球队在人员流失的情况下,依然保持着季后赛竞争力。然而,离开雷霆后,威少的职业生涯经历了陡峭的下滑。在过去的五年里,他辗转于火箭、奇才、湖人和快船,最终来到了掘金。尽管在奇才队表现尚可,但在其余三队时常遭受质疑,甚至被指责为“毒瘤”球员。
威少的问题显而易见:他的持球习惯和缺乏无球能力,让他在与众多超级球星如哈登、詹姆斯和乔治的共存中显得尴尬。此外,他的投篮和防守短板在他失去控球权后愈发明显。尽管他清楚自己的不足,许多老将面对转型的挑战难以接受。人们曾认为威少也会如其他固执的老将般最终无声离场,但他以行动证明了自己对篮球的热爱与执着,并在掘金找到了自我。
在职业生涯早期,威少的打法高度依赖持球,发挥出他的攻击性。以2013-14赛季为例,他的场均触球次数达到744次,持球时间为7分钟,展现出其在场上的主导地位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球权占有率的风格并未能适应队伍的变化。在掘金主教练迈克尔·马龙的指导下,威少彻底提升了自己的打法,减少单打,转而注重无球跑动与团队配合。他开始积极进行空切和手递手配合,让他的终结效率显著增强。
本赛季,威少在掘金的表现相当出色。在0-3英尺范围内的命中率高达661%,创下个人生涯新高。他的受助功率更是高达458%,这一纪录从未超过20%。掘金以约基奇为核心,拥有全联盟最具威胁的进攻体系,威少在这里并不需要承担过多的控球责任,而是通过合理的跑位和快速出球融入进攻。其每次触球的平均持球时间降至388秒,运球次数减少至349次,这两项数据均是其职业生涯的新低。
威少与约基奇之间的化学反应同样令人惊喜,二人在场时,掘金的净胜分高达107分。在威少担任首发的11场比赛中,掘金赢得了9场。这一系列数据表明,威少的转型不仅提升了个人状态,更为球队的胜利贡献了力量。他不仅在数据上取得突破,更在心态上完成重塑。
威少用实际行动证明,年龄与逆境无法击败真正热爱篮球的人。他曾是雷霆的标志,而现在他在掘金找到了新的归宿。无论未来如何,36岁的威少已经凭借他的坚持与努力,书写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。我们为这位曾经的三双王、如今的团队球员致以崇高的敬意,祝贺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·中国的威少,最终在经历五年的流浪后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。